清明節將到,權國各地的同胞們都以各種方式來懷念自己的已故親人,下來毅廷汽車音響喇叭廠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權國各地祭拜已故親人的懷念習俗:
廣東
廣東人很重視清明掃墓,豪不夸張的可以說除了在過年的時候全家、全家族的人在一起團圓外,就數在清明節的時候人樹這么齊的。只是這種相聚的意義有點不一樣,過年的相聚是所有人吃團圓飯以及對新一年的期待,然而在清明節相聚是我們這些后代對已故親人的一種懷念。廣東的習俗就是一大家族的人帶著祭拜的整雞、豬肉、面包、水果、酒水以及各種各樣的紙錢,首先把墳墓的所有雜草等清理干凈,然后擺出祭拜的所有東西,再次就是燒香燒紙錢等,醉后就是所有人一起跪拜,嘴里誠心的說出希望已故親人對后代的祝福等!家人會將豬肉帶回家后,配上清明時節的菜蔬“清明蕎菜”去炒著吃,還有不嫌麻煩的人家另外用這個“清明蕎菜”配一些雞蛋絲燒肉絲炸一些春卷吃,吃完了這些菜肉,這就是所謂的“行清任務”。
福建
福建閩南并不一訂只在清明節掃墓。掃墓日期一般有兩種,泉州習俗是在清明節前后幾天,漳州則有部分人士會選在三月初三的上巳節附近掃墓,客家人則通常在春節之后。方式是,清理完墳墓環境后(如雜草、樹木),先祭拜土地神,然后祭拜祖先。祭拜完后在墳墓上,用小石頭壓上“墓紙”,代表已經將墳墓修繕完畢。清明節當天一般是不煮食物,只吃冷的潤餅,這是源于寒食節的習俗。
山西
清明節上墳,山西南部多數地方不燃香、不化紙,要將冥錢等物懸掛墳頭,有“清明墳頭一片白”的說法。原因是寒食節習慣禁火,而清明節又在寒食節期間。山西北部多數地方卻要將冥錢等物全部燒盡,理由是不燒盡就轉不到先人手里。大同等地又習慣白日上墳,晚上在家中焚燒冥錢冥帛。
江蘇
常州人清明節一大早,家家戶戶門框上要插柳條和桃花枝,以鮮艷的紅綠祛除隔年的邪祟。而小孩子則是把柳枝編成圓形環圈戴在頭上,或把柳枝連葉帶皮捋到頂梢,成一柔軟可以抖動的“柳球”。也有人家將艷麗的桃花插在檐下的門環上,以示清明臨門,平安報春,藉以辟邪,帶來福祉。
湖南
長沙將掃墓稱為“掛山”,有“前三后七”之稱,即清明節的前三天后七天為掃墓期。掃墓祭祀有先后順序,一般都要先將墓地清理干凈,拔除墓地雜草,插上“掛山條子”在墓前拜祭,醉好是下午3點前完成掃墓祭拜。
廣西
橫州鄉民清明節取柳葉及田螺浸水洗眼睛,據說可使眼睛明亮。興仁縣掃完墓后,以白紙作長幡掛在墓頭,稱為“標墳”,又叫“掛青”。開陽縣掃墓時,由值年主祭備酒食以祭。祭畢,親友就近飲宴,稱為“野餐”。
江蘇
泰州農民于清明節舉行劃船比賽,稱為“撐會船”。鎮江人以柳葉七片泡茶,據說喝了可以名目。丹徒縣圌山附近的鄉民,還保留了寒“望綿”(綿山)的舊俗。武進縣方茂山以清明為龍母化身之日,鄉民競相拜禱。清明節吃冷食的習慣。
山東
即墨吃雞蛋和冷餑餑,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據說不這樣的話就會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說吃了眼睛明亮。晉中一帶還保留著清明前一日禁火
的習慣。
海南
在給先輩燒香時,醉為講究的還要屬??诟堑貐^,先長輩后晚輩,輩分順序是不能搞亂的。而西部地區,如儋州等地,過清明時以人多為榮,不分男女老少,只要能到,人越多越好。那些終日生活在船上的漁民,在清明時節,往往會在船頭燃放鞭炮,祈求先人保護風調雨順,后輩平安。
安徽
徽州府于清明淘新泉釀酒。貴池縣清明節,婦女制米繭以祭蠶姑,祈禱蠶桑有好收成。涇縣稱清明為「插柳節」。壽春清明,家家插柳,并懸紙錢于墓樹。
湖北
祭拜前,由家中長者或長子首先除去先人墳墓上的枯葉雜草,另外拿出幾張黃紙錢,以土石壓于墳頭,意在向外人顯示家中仍有后人。前期工作完成后,當地人會在墳前劃好上供范圍,擺上香楮、元寶紙錢、鮮花祭品等,然后按輩分為祖先燒紙錢。
故人一代一代的給我們現在的生活打下基礎,他們的智慧和付出都是我們的驕傲,他們不再了,當我們對他們的懷念不能少!毅廷汽車音響喇叭廠攜手大家共同懷念我們已故的親人們!